第1773页

宝瞳[校对版] 东人 1295 字 2022-10-27

“走吧,我们过去!谭老他们应该要开始了!”

拍了拍刘东的肩膀后,齐红军带着他走了过去。

这时候,谭老和裘老这两个考古发掘方面的大拿,经过细致的讨论后已经基本确定了一套考古方案。

就从赵有田打井的地方开始发掘,之所以如此,两位老爷子也是想早点把这里的文物发掘出来,避免它们受到破坏。

确定了发掘计划,在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的发掘。

因为,遗迹很可能位于地下八九米的位置,所以这梯形发掘方法要挖掘大量的土方。好在,有齐红军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手。

很快,在调集了更多武警战士过来后,由谭老指导下,一个长16米,宽12米的大坑被一层层挖掘出来。

后来有了吊车帮忙,挖掘的速度更快了!

不过,在挖掘下去大约6米后,所有的武警战士都被裘老赶了出去。为了保证埋藏在地下的文物不受丝毫的破坏,到了这个深度以后,在接下来的土层都要专业的考古人员用小铲子一铲铲的铲出去。

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程,格外的花费时间,而且考验人的耐性。

好在今天天气不错,再加上四月多的时候,白天的气温已经不算太冷。所以,无论是齐红军,还是边上时刻关注发掘进度的老爷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关注着考古现场的一举一动。就算是偶尔有人累了,也不是离开,而是找来一张椅子坐下继续看。

就这样,坑中干活的热火朝天,边上关注的人屏住呼吸。现场居然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但这种安静并没有保持多长时间。在大约临近中午的时候,无论是坑中的考古人员,还是边上伸长脖子,满脸好奇的围观者都不由自主的发出了喜悦的声音。

只见,在边长8米左右,宽度6米左右的深坑底部,随着泥土的清理,一层层堆叠的玉板逐渐显露出了踪迹。

这些玉板跟刘东手中的玉板在大小上几乎相同,而且表面同样阴刻着各种难懂的图案,这种图案比较抽象,比起阴虚甲骨文,它们要更为简单难懂。

但恰恰是这份简单难懂才更让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