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咱们一会儿再说”周怀彦对着春秋说完,转身离开了屋。
……
周怀彦的书房就在春秋的隔壁,周怀彦出门后直接拐了个弯就到了。
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排排的书籍典故,密密麻麻的摆满了整个书房的书架。
周怀彦目光轻扫过眼前的书架,最后停留在左边的那个已经装了大半的书架上。
走过去拿起被自己放在一角的书籍,周怀彦转身回到书桌,将椅子拽开,自己坐了下去。
书桌上还有未收起来的宣纸,正整整齐齐的被镇纸压在一起,宣纸左边放着砚台,里边还有飘着墨香的墨汁,毛笔都被挂在砚台上当的笔架子上,只要杨春明略微伸手,便能拿到。
手里捧着书籍,周怀彦背靠椅子,津津有味的读着,若是遇到自己的喜欢的诗句,他还会拿起一旁的毛笔,沾点儿墨汁写在宣纸上保存,阳光落在他那双好看的手上,莹莹中泛着光晕……
翰林院堂官称为翰林学士,下设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侍读、侍讲各两人,还有修撰,编修无数。(古代状元进翰林院时就是正六品的修撰,探花,榜眼也是正七品编修)
她二哥在翰林三年,说破天也不过是一个给皇家修书的编修小吏,在这个京城随便一个砖头下来都是官的地方,区区一个正七品小官还真不够看的,虽然这个正七品小官有可能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正一品丞相,当然,过程很艰辛,毕竟翰林院编修,修撰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