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孙净他们这种转变,李毓一点也不意外。
李毓跟着村长去看了村民家养的豕,一家比一家养得肥、养得壮。从猪长得肥这一点就能看出来,现在大唐人民的生活非常好。
看好猪后,李毓就跟村长算了下账。十头大猪加上十头小乳猪,五两银子不到,真的是非常便宜。不过,李毓没有一次性付清,先付给村长一半的钱,等到明天派人把猪全部拉走后,再付另一半钱。村长对李毓这个做法没有任何意见。
猪的问题解决了,李毓就问村长,他们庄子里有没有菽。
“公子,您要菽吗?”
“对,我要收很多菽,你们庄子有多少?”
“公子,您要菽的话,只能是去年的菽了。”
“去年的、前年的,都可以。”今年的菽还没有收成,没办法只能收去年或者前年的菽。“我要很多。”
“行,公子,老小儿今天就帮您收,您明天派人直接拿走就可以了。”此时,李毓在村长眼里就是一个财神爷。
李毓想着他很快就有地了,除了养猪,鸡鸭鹅什么的也要养起来了。
“村长,你们庄子里有小鸡和小鸭,还有小鹅吗?”
“公子,您说的是小崽子吗?”
“对,我要很多鸡鸭鹅的崽子。”鲤鱼小饭馆的烤鸭卖得非常好,烧鸡和烧鹅也卖得不错。为了以后的生意着想,他还是在农场里多养一些鸡鸭鹅。
“我们庄子每家每户都有鸡鸭鹅的崽子,您要是要的,老小儿就帮您收。”这位小公子,又是要豕、又是要菽、又是要鸡鸭鹅做什么。大户人家里,应该不缺菽和鸡鸭鹅吧。
“越多越好。”
长孙净听着李毓这番话,小声地问身边的李治,“雉奴,小鱼儿买菽和鸡鸭鹅做什么,宫里不缺菽和鸡鸭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