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你少在那里嬉皮笑脸的,哀家不同意。”

孟太后气咻咻的道:“明知道这是屠龙之术,你还想着要明发天下,你这是嫌大宋的江山不够乱?”

“您老人家消消火,要是气坏了身子,侄儿挂心不说,还没人能替您难受。”

赵桓嘿嘿笑了一声,对于孟太后的训斥也不以为意,说道:“就是一本书罢了,跟《论语》和《韩非子》之类的一样,跟街头的那些话本也没什么两样。”

孟太后顿时更气,怒道:“那能一样么!论语也好,韩非子也罢,谁教百姓怎么造反了?”

赵桓道:“论语是教人怎么为人处世,韩非子是教人怎么做皇帝。别的不说,就说父皇他老人家吧,他要真能按照《韩非子》里面说的去做,他至于摆弄不了朝堂这些人?”

后期的那些沙雕网友们哪个不会屠龙术啊,随便抓一个出来都知道怎么排兵布阵怎么忽悠造反怎么挖坑埋人,再怎么不成器的也是纸上谈兵键盘治国的高手,可是也没见那些沙雕们造反。

如果说大宋没有后世的环境,用后世的沙雕网友们来举例子不恰当,那大宋呢?

大宋朝堂上的大小官员们可都是熟读《论语》的吧?可是整个朝堂上又有几个人能称得上是正人君子?

眼看着孟太后的脸色好看了点儿,赵桓赶紧趁热打铁,说道:“这书的事儿啊,您听我慢慢跟您说。您看啊,自古来这造反之事,为什么离不开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说白了,还是因为要靠这类手段来糊弄、裹挟百姓,从而造成天下粥粥的乱相。真把这些手段都掰开了揉碎了,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

孟太后忍不住开口道:“是没什么稀奇的,到时候人人都知道怎么造反了!”

赵桓点了点头,认真的道:“没错,侄儿就是要让百姓都知道怎么造反——

当老百姓都懂这些的时候,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或者是某些真的蠢到没有一丁点儿脑子的蠢货,剩下的谁还愿意冒着牵连九族的风险替那些宵小之徒卖命?”

说完之后,赵桓又站起身来,挥退了侍候的宫女太监之后向着孟太后拜了一拜,说道:“百姓能活得下去,就算他们身怀屠龙之术又能如何?只怕他们巴不得侄儿的江山万年永固。”

“百姓活不下去了,就算他们不会屠龙之术又能如何?这历朝历代造反的多不胜数,可是只有百姓都参与进去的时候,才会真的改天换地。到时星星之火,也可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