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投靠了国府的东北军将领也不少,郑三发子决定找几个东北籍将领劝劝他,刚好第6战区的第53军和第9战区的第49军就离第5战区不远,必要的话让他们坐飞机去宜昌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军统的人说……唐亮很可能不是东北人,甚至不是北方人,而是南方人……”
此话一出,整个空气似乎都凝固了,也不知过去了多少分钟,只听物流老板一声怒吼:
“他一个南方人去掺和东北的事干嘛!!!”
……
“第94军动作也太慢了,部队集结还要2天才能完成。”
“而且他们要求还多,要我们把他们的弹药和火炮都拉上——我们这车哪能拉这么多东西?”
“这都是他们第94军的‘私产’,自然要随身带着,哪像孙连仲他们发,火炮早就损失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迫击炮要带走实在是容易。”
“对了,听说之前沉没的‘民生号’炮舰被鬼子打捞带走了,也不知运到哪儿去了。”
唐亮在宜昌等待的时间也不是白等的,顺便就把这附近的情报打听了一轮;作为陪都重庆的东大门,宜昌虽然城不大,但是或真或假的情报着实不少,尤其是当地得知赶来的是八路军的战车部队后,不少人好奇来围观之余,更有人夜里偷偷投递匿名信。
当然这些匿名信五花八门,有劝唐亮别不知好歹跟倭国继续对抗的,信里还白送手枪子弹一发;也有语气温和,让唐亮早日归于国府管辖,别继续跟八路一块混,没前途的;还有告知周边鬼子情报的;更有询问唐亮是否婚配的……
结果第6纵队的几个领导发觉每天拆信件看信件的活计实在太多了,简直比图上参谋作业还累。
当然好处自然也不少,虽然有些情报单独放在那看不出是否是真实的,但是结合八路军总部和延安的情报辅证,那就能确定不少了。
只是这本该是一个参谋团体来进行甄别筛选的活,交给唐亮这几个人来干,显然是太累人了。
当然唐亮对于“民生号”炮舰的下落可是很上心,毕竟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唐亮让人核实后,居然发现这艘船乃是华夏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厂下水建造的自主船只——虽然有不少关键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
这艘船在长江作战中被重创而沉,只是在数月前被鬼子打捞出水,如今鬼子忽然把这艘船打捞出水,显然不会仅仅为了做个战利品而如此大动干戈,必定是别有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