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鬼子是什么企图,对唐亮而言,如果能把这艘船弄到手,那么唐亮的华夏系坦克/飞机/军舰上限就能变成3倍,也就是变成126的上限。
这对于唐亮未来组建更大规模的坦克部队显然是相当有利的。
“这艘船的吨位不大,鬼子就是想将这艘船重新修缮武装起来,多半也只能用在长江。”
用在长江?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总部的意思,仍然是让我们尽量统合国府第5战区的力量,争取拖住鬼子在武汉的力量,为我军向东开拓新的根据地做准备。”
“如此一来岂不是跟苏联顾问的要求大相径庭?”
“以我们现有的实力,要直接帮助苏联牵制鬼子,难度还是太大了。”
这实际上就不完全是实力的问题,而是基于谁的立场问题!
对苏联而言,显然此刻更需要的是华夏赶紧把鬼子缠住,好让他的远东地区安全无比;而华夏则反过来,巴不得鬼子和苏联大打出手,为华夏赢得喘息机会。
要想让华夏军人为苏联火中取栗,谁会这么傻?
但是作为从未来回来的人,唐亮自然知道诺门坎之战,虽然鬼子关东军一再试图扩大作战规模;但是苏联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哪怕在最后总攻阶段苏军实际上已经将鬼子完全击溃,却没有以装甲部队进行追杀以进一步扩大战果,而是见好就收,同意跟倭国进行和谈,将战争扩大的苗头掐灭掉。
这让拱火的英美法德意等国实在是大失所望。
只不过对于大致知道这场大战进程的唐亮而言,这却是一次可以浑水摸鱼的好机会;别的不说,趁着别人都不知道倭国大本营实际上并不支持关东军独走,甚至还给关东军下绊子的好机会,趁势往热河北部和辽宁南部扩张根据地,完成系统的“建立‘冀热辽’根据地”任务,岂不美哉?
于是唐亮急匆匆便跳了出来:
“这次苏军和关东军的大战,我们不可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