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新秋夜,吉祥天,(词牌名,喜迁莺,小令)

暮客紫明 容乃公 2440 字 23天前

待杨暮客喝完了汤,未叠伸手一招。一把宝剑出现在她的手中。

这宝剑正是杨暮客留在鸿胪寺驻地的清净宝剑。

“这剑,与我有几分渊源。数千年前,本尊督战汉朝围剿净宗多彩学派。这剑当时还在煅炉之中焚烧。料少了,自然不能当做高明法器。巧了那些料子落在我手,顺便帮你补全了吧。”

杨暮客呆呆地看着宝剑,“娘娘?这里面……”

“你小子想说干系重大对么?放心,我与天道宗问道一脉,同宗不同门。你们之间的事情,我不想掺和。但当年逼我来做这神道镇守。又岂是我心甘情愿?我……暂且站你这一边。”

杨暮客这一瞬毛孔紧闭,大气不敢出。

但如此情谊不能不接,杨暮客躬身揖礼,“多谢娘娘照顾。情深义重,小子无以为报。”

先不管这尊大神为何堂而皇之地站他一边。重要的是,如何处置当下局面。

杨暮客不相信,这位貔貅娘娘不求任何回报,便赠与他一碗汤,还帮他修复了清净宝剑。

胖大婶盯着神色谦卑的杨暮客看了很久。“想知道原因?”

杨暮客眼眸低垂,不应声。

胖大婶露出如此便好的表情,“去吧。你这一路,很快就要抵达汉朝京都。那时再来我国神观做客。届时也将你师兄喊上,她已经晓得此间之事。你也不必着急。天上这么多神官与龙种护佑着你。本尊没必要加害你。你说对么?”

从神国中离开以后,杨暮客在那帝慈观中一手提剑,一手端着拂尘。

霭升道人撩开帘子走到大殿里,“不知大可道长夜访此地有何要事?身怀重器,难不成我这庙堂里还有妖邪不成?”

杨暮客用余光瞥他一眼,“贫道有夜里修行的习惯,一路至此,为得是锻炼身体。青山灵韵丰沛,作为目的地再适合不过。当下贫道修行已经完了,便不做打扰。霭升道友,贫道就此告退。”

说罢杨暮客转身走出大殿。

才走到庙观之外,杨暮客便察觉手中的宝剑沉重无比。

难不成是刚才喝了未叠娘娘的肉汤才有力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的一声。

剑鞘砸在地砖上。杨暮客抓着剑鞘往下拖。将那山道上的石阶犁出来一条深痕。

山中夜色冷清。

绿箭侠并未在山路上出现,杨暮客只是慢慢地往下走。

这山路走了几近一夜。

日出之时,金光乍现。刚好停在山脚下望炁行科。

路旁之上写着帝慈观的标语。神爱世人。

这时郡守带领着一队捕快,队伍后面还有一个小车。

小车之上尽是小男孩。

郡守一脸笑意上前招呼道,“大可道长,您怎么会在此地?”

“贫道昨夜上山修行,此时刚好行完早课。”

郡守听后赶忙作揖,“果真是修行勤勉的俊才。这一路名声显赫,当真不负道长勤修不缀。”说罢郡守瞧见了杨暮客犁出来的那条深沟。

要知道,这通往山中庙观的石阶乃是上好的青石板。纵然刀劈斧斫,也只能留下稍微印痕。

“道长,您弄出来这条痕迹是……?”

杨暮客回头看了眼,“哦……这上山之路,不分上下。贫道自己做主,划一条中线。自此以后,从右上,从左下。分明白了上下,也方便人们上去参观。这样免了相互冲撞不是?”

好嘛。这小道士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呢。

但郡守能怎么着,还不是笑着应下。他说这山里是该立个规矩,从此以后方便民众上下山祭拜。

行完早课后,杨暮客发觉手中的清净宝剑没那么沉了。伸手一提,大步流星地往回走。

走到一半杨暮客小跑回来。

“那什么,郡守大人啊。我那驻地往哪儿走?忙着回去吃早饭呢,记不住路了。”

晌午过后,一行人便从这西雅郡出发。一路向东奔着汉朝京都而去。

与他们交叉错过的是另外一个进城的车队。

马车上码放着整整齐齐的大箱子。

官道路口的差役也不打开检查,只问明白是谁家的财货。看了货单,便开门放行。

杨暮客咂嘴一声,“小楼姐,若是这箱子里装的与货单上的东西对不上号咋办?”

听了这话小楼终于吭声了,“你到现在才问这话吗?”

杨暮客搔搔额头,是啊。早在夕伬郡过关的时候就该想到。这汉朝的市贸司怎么不检查箱子里的珍宝到底在不在,为何不按照珍宝的价值来征收税款。

小楼低头继续看书,轻声说了句,“这汉朝的水,比过往的地方都要深。你看见的是秩序井然,我看见的是门阀当道。宛若死水一潭。”

小楼话音刚落,马车路过官道边上的河道闸口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