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公主恋恋不舍的看着车队离去,越走越远。
“丰嬷嬷,是淼淼,是她。”
“是的公主,是她……”丰嬷嬷看着小姑娘,大半年不见,似又长大了许多。
女大十八变,小姑娘就是长的快。
不过那双眉眼,是越来越像长公主了。
“嬷嬷,去看看隔壁雅间是谁在那?”
女儿刚刚的笑容有些怪,就是那种得意洋洋的笑。
似乎看到了什么熟悉的人。
齐采薇母女站在临街的商铺二楼,注视着下方的过往车辆。
一眼就看到对着她们笑的小崽子。
居然从小家伙眼中看出了几丝挑衅的意味。
姜子衿眼里的恨意都快溢出来了,这小孩就是有些欠揍。
妹妹这种东西,她是不喜欢的,只会分走家人的关注。
当宠物养还差不多。
她现在没事就很喜欢去祖母那,让人去将小子姝抱过来。
看小娃娃在地上爬来爬去,很好玩。
像小狗似的。
一会碰到这里,一会磕到那里。
看陶姨娘站在院里抹眼泪,又不敢顶撞祖母。
她就觉得很有趣。
说来也可笑,这陶姨娘好好的良家女,偏要给爹爹做外室,做妾。
得偿所愿了,又感觉所有人都欠她的。
她难道不知道,做人妾室就没了人身自由,要做小伏低,伺候主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像她这样没家世背景的,更是如此。
至于姜淼淼,若是爹爹将她留在家里,一定更有意思。
说不定比小姝姝还要有趣。
她其实也听百姓议论了。
爹爹居然去接了陆青瑶母子,明明他答应了阿娘要和离的。
很明显,这是做给外祖父看的,他在以自己的方式反抗外祖父。
爹爹这人吧,其实很拧巴。
明明在朝堂内外都是依仗着外祖父,却又自命清高,面上笑得比谁都好看,嘴里说得比谁都好听。
一转头,装得比谁都无辜,背地里却是阳奉阴违的。
“阿娘,那陆家是真的回不来了吧?”
齐采薇死死揪着帕子,看着下方的车马,牙齿都快咬碎了。
冷不丁听到女儿这么一问,才回过神来。
说起陆家这事,她心情才微微好受了一些。
对着女儿道:“自然是回不来的,你外祖父做事一向谨慎,贪污军饷可不是什么小罪,若非陆青瑶赔了自己全部嫁妆进去,又加上穆家的求情,哪里还能让他们活到今日。”
她就不明白了,陆家都这样了,陆青瑶也同意和离,夫君却又改变了主意。
居然敲锣打鼓的要接她回去。
虽然说这是权宜之计,可到底憋屈。
说来说去,都是那穆江月惹的祸,偏她有太后撑腰,还嫁了那样一个夫家,就没人敢惹她。
凭什么这些王孙贵女就能如此仗势欺人?
她越想越憋屈。
姜子衿若有所思,幽幽道:“阿娘,若陆氏真的同爹爹和离,没了姜家依仗,那她这罪臣家眷应该不能继续留在京城吧?”
齐采薇眼眸一亮,“没错,乖女儿,我怎么没想到呢。”
她已经迫不及待要回齐府找爹爹说这事,哪有罪臣之女和离了还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道理。
别的罪臣家眷不是跟着流放,就是为奴为婢,甚至充为官妓,贬为奴籍。
即便有多少人求情,大梁的律法都是容不下她的。
姜子衿扬着一张娇俏美丽的小脸,笑着道:“阿娘,这等小事,何需劳烦外祖父,您可知,因着大梁近些年粮饷不足,如今又要出发讨伐肃王,近日朝中有不少文臣又旧事重提,在朝中对着陆淮安口诛笔伐。”
齐采薇自然不知。
夫君怎会同她说这些。
不过女儿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怎么会关心起了国家大事?
姜子衿知道她娘根本没明白她的意思,接着道:“肃王造反,没想到竟将陆家推到了风口浪尖,这陆氏女自然也就讨不到好处。”
“没错,待她陆青瑶离了姜家,再把她陆氏女和离的消息宣扬出去,有的是苦头等着她,倒省了我们动手。”
齐采薇听完,眼眸更亮了。
连日来的不快,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看着桌上的饭菜,心情大好。
饭都多用了些。
她听百姓议论过,陆青瑶三日后上门和离。
她不是想带走几个小崽子吗,那就让她带走,只要她离开姜家,想要什么她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