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早她都是要还回来的。
这边的姜子衿母女吃的开心。
隔壁雅间的玉清公主一张脸漆黑如墨,眼中泛着寒光。
丰嬷嬷低垂着头,将齐采薇母女的谈话一五一十的禀报给了长公主。
“殿下,此刻那齐氏母女还在得意呢,她们万万想不到,这酒楼是景王府的,更加不会想到,这酒楼的房间与房间之间是有隔层的。”
要说这母女俩还真是蛇蝎心肠,倘若今日长公主没来这,或是没发现端倪,岂不是让她给钻了空子。
不过现在这局面,对陆娘子确实不利。
即便是皇帝,也无法堵住朝臣的悠悠众口。
但长公主是什么人,岂会让小郡主的养母被人欺负。
陆家被口诛笔伐的事,陆青瑶在与好友的唠嗑中,也知道了个大概。
“国库不丰虽是常态,但穆大哥瞧瞧运回京的那批银子,多少是能解些燃眉之急的吧,况且,这马上就到秋收时节了,不该会粮草紧缺。”
不过想想,大梁建国也只有百余载,虽然兵力强盛,但为了治理前朝留下的积弊,新建水利,改革赋税,兴农桑,耗费了大量的金银财物。
如今的大梁,国库确实不充盈。
虽然已近秋收,但这一路从南往北走来。
南边虽是鱼米之乡极少受天灾之苦,但也有不少地区受蝗灾,干旱或是水灾影响,极有可能会颗粒无收。
曾经困于后宅十余载,这些年的遭遇倒是让她长了许多见识。
体会到了民生之苦。
穆江月点头,“瑶瑶,你也无需忧心,那些文臣每每遇到战事,需要筹备粮草的时候,都会找出一箩筐的理由,陆家的真实情况陛下是清楚的,若不是陛下对陆伯伯另有安排,早就为他们平反了,岂会让你们受此等委屈。”
她顿了顿,又道:“况且,我已经求了母亲,让她收你为义女,任他们如何说都奈何不了你,我倒是想看看谁敢动穆家的女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青瑶唇角微张,只要皇帝明察秋毫,她其实不在意那些文臣怎么说的。
毕竟终有一日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陛下也会还陆家一个公道。
“阿月,你实不必如此,这样反倒是连累了穆大哥。”
“他不怕连累,现如今朝廷平叛还要靠大哥呢,他保个人怎么了,要是那群老匹夫再敢说什么,就让他们去领兵。”穆江月一脸的愤愤不平。
陆青瑶却是笑了。
领兵打仗的是武将,但是准备粮草的却是文臣。
也难怪他们会有怨言。
但让文臣领兵这样的话,就真的是气话的。
穆云戟那人,什么都好,就是寡言。
上了朝堂,哪里挡得住文臣的舌枪唇剑。
……
马车穿过条条街市。
七弯八绕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到了他们的新宅子。
不在繁华地段,也不临街。
反倒是比较幽静,挨着皇家园林。
姜淼淼觉得,多少还是有些远了,不过他们都是走走停停的,实际上应该就一个半小时。
江月姨母说这宅子到颜府只有半个时辰不到,到东市一品居也只有一个时辰。
如此说来,倒也不算太远。
陆青瑶看着好友,“江月,这宅子不会是你的私产吧?”
三千两能在这买座带院子的宅子,她多少是有些不信的。
姜淼淼也觉得,这地虽在城边边了,但靠近皇家园林,怕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吧。
看来是姨母动用了私人关系了。
不会这周围的邻居都是皇亲国戚吧。
就见姨母揽着阿娘胳膊嘿嘿傻笑,“瑶瑶,我都帮你看过了,三千两买座分三个别院的宅子是真的不容易,不是太远就是太破,所以……”
“所以你就没买,直接让我们住你的宅子?”
穆江月连连摇头道:“不不不,买了的,这宅子是陛下赏赐给大哥的,我让他分了一小块地给你,隔了院墙,重新开了门,以后和穆家就是邻居了,待到母亲认了亲后,这院墙就直接可以拆了,你觉得如何?”
陆青瑶:……
有些哭笑不得。
果然,买宅子这种事,还是不能交给这个大小姐。
三千两在她眼里,简直就值不了几文钱。
让她用这钱来买宅子也是为难她了。
可这京城,她也没有别的可以信任之人。
姜淼淼倒是挺开心的。
在江州和崔老师和景王做邻居,来了京城。
和干爹做邻居。
实践证明,大树底下好乘凉。
连看家护院都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