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里外的洛城。
巍峨的皇宫,沐浴在耀眼阳光下。
金銮殿上,气氛格外凝重。
龙椅之上,宣帝面色沉郁,眉宇间沟壑深锁,显然心情并不轻松。
他召集文武百官,商议的正是与突厥开战一事。
“周爱卿。”
宣帝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目光落在户部尚书周鼎身上。
“如今国库的情况,究竟如何?能否支撑与突厥之间的大战?”
周鼎,身着绯红官袍,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沉声答道:
“启禀陛下,得益于叶云叶大人所献的复式记账法,国库近期可谓是收获颇丰。”
“各地清查出大量陈年旧账、陈年欠账,揪出了不少贪腐的硕鼠,短短数月,国库收入便增加了三成有余。”
周鼎顿了顿,语气稍稍振奋:
“只要叶云和武敏将军统领的一万骁骑军,能够守住边关,不让突厥铁骑踏入中原半步,国库完全可以支撑这场大战。”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自信,但随即又变得凝重起来。
“但……”
“倘若边关失守,突厥大军长驱直入,战火蔓延至中原腹地,到那时,国库的压力将会骤然增大,恐怕……”
周鼎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宣帝的脸色更加阴沉,眉头拧成了“川”字。
他缓缓转头,看向站在武将行列之首的镇北大将军武牧。
“武爱卿,长臂弓等军国重器的生产情况如何?”
武牧,身披铠甲,身形魁梧,面容刚毅,正是武敏的父亲。
他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若洪钟:
“回禀陛下,近日来,各部门紧密协作,军器监日夜赶工,不敢有丝毫懈怠。”
“新打造的军械,已经足够装备一万精锐之师。”
武牧的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之色。
“如果叶云和敏儿他们在居庸关失利,臣愿亲率这一万精锐,北上支援,与突厥决一死战!”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满了决绝与豪情。
宣帝闻言,紧锁的眉头却并未舒展。
他沉默片刻,又将目光投向兵部尚书陈威。
“陈爱卿。”
“居庸关那边,可有最新的军报送来?”
陈威,身着紫袍,身形清瘦,面容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