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前一步,躬身答道:
“回禀陛下,目前尚未收到居庸关的军报。”
“不过,按照惯例,如果居庸关有任何紧急情况,叶云和总兵李怀忠都会通过八百里加急的方式,第一时间将消息送达。”
陈威的语气平静,但话语中却透露出一种不确定性。
金銮殿上,陷入了一片寂静。
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各自心中盘算。
紧张的气氛,在空气中无声蔓延。
所有人都清楚,这场与突厥的大战,关系着大宁的国运,甚至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家性命。
小主,
而远在边关的叶云和武敏,他们的胜败,将直接决定这场战争的走向。
决定大宁和众人的未来。
刘喜眼珠一转,悄无声息地向几个平日里与自己交好的文臣使了个眼色。
那几人都是朝中的老油条,立刻心领神会。
御史中丞王允率先出列,拱手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突厥此次来势汹汹,竟敢以区区一万铁骑犯我边境,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然,居庸关乃京师门户,一旦有失,社稷危矣!”
“叶云叶大人虽有才名,终究年少,又无实战经验,恐难当此大任啊!”
他偷瞄了一眼宣帝的脸色,见皇帝眉头紧锁,心中暗喜,继续道:“臣以为,当速派镇北大将军武牧出京,统筹边关防务,方为万全之策!”
紧接着,吏部侍郎李岩也站了出来,附和道:“王大人所言极是!”
“叶云区区一介内侍,岂能与久经沙场的武大将军相提并论?”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为社稷计,为江山计,还请陛下三思啊!”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一时间,朝堂之上,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这些文臣,平日里或多或少都受过刘喜的恩惠,此刻自然要为他摇旗呐喊。
更何况,他们中的许多人,本就对叶云这个骤然崛起的小太监心存不满,如今有了机会,自然要落井下石。
宣帝的脸色越发阴沉。他原本对叶云寄予厚望,认为他或许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可如今,群臣皆曰不可,他心中也不禁动摇起来。
毕竟,居庸关的安危,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