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任一想:不过监军自古就有。但是,陛下这么改,好像有那么一点意思,看似好像书记权力比监军大一点,其实不然。
既保证了作战的效率,有能有效防止平时部队变成一言堂。
其他众人想了想,又补充了一些细节,杨康也是修正一下,就通过。接下来就是税制改革计划。
右相蒲察汉捋了捋胡须,接着说道:“陛下,税务独立并分级管理,这固然能使税收更加规范有序。
但四六分成之法,但是地方得四成,会不会造成各地区贫富悬殊,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蒲察汉也知道,永嘉南渡之后,江南经济开始逐步攀升,到了唐朝时候已经成为中国的税赋主要地区。
杨康沉思片刻,说道:“爱卿所言不无道理,不过田税丁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作为一个穿越者,杨康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工业税,商税会取代田税和丁税。
杨康这句话将几个人吓了一大跳。
完颜听涛心想:田税,丁税都不要了?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虽然北方起步工业开始起步,税收也是逐年增长,不过现在也就比田税多一点,比丁税少很多。
完颜听涛也是大声说道:“陛下!田税和丁税不能取消呀!”
“不必惊慌,取消田税和丁税是将来的事,不是现在,现在我们的工坊,矿场实力还不够强大,还不能取消。”
太师乌骨任微微皱眉,说道:“陛下,将皇帝内帑与户部国库分开,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这样国库可以专心用于国事。”
杨康自信一笑:“太师无需担忧,朕会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明确内务府与宗人府的职责范围,使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且朕会定期查看账目,确保内帑使用合理。”
分开内帑和国库主要是还是限制后世皇帝滥赏。皇帝不加限制的花钱,那是会耽误正事的。杨康想要缔造一个近现代国家就必须要走这一步。
此时,户部完颜听涛上前一步,恭敬说道:“陛下,关于地方支出报户部奏销与核销之事,一千两的界限是否可再斟酌?
如今物价时有波动,一些地方大型工程所需资金甚巨,若限定过死,恐影响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