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骜哥,你看看这个;我加了一个军迷群,有人转发,下面讨论的挺多,说好像是可以去外国当兵的渠道,你比较懂这些,看看是怎么回事。”
项骜的聊天软件随后也收到了一份,点开一看,上面全是外文,但不是英文,不过图片上的士兵让他看懂了不少细节:手中的FAMAS突击步枪、竖着排列的蓝白红三色国旗、身后的“哈潘德”高机动轻型装甲车俩,无不在说明此人隶属于法国武装部队。
用那个时代尚不成熟的翻译软件,把上面的文字转译成中文上下读了一遍,虽说那种“机翻”的味道很浓重,但还是看得出这是一份招兵广告,最后的落款和徽章说明发出它的单位是大名鼎鼎的外籍兵团。
接着这边给余杭说了一下信息由来,后者问:
“什么叫外籍兵团?怎么听着像雇佣兵呢?”
“不是,这是法国的正规军,不过兵源主体都是非法籍的外国人而已,‘外籍’就是这个意思。
他们的收入要高于普通部队,但风险也高得多,常年活动在冲突最前线,是法国对外干预,在海外维护本土利益的急先锋。
这个宣传下面还附带了一个表格供下载,如果填上一份按照留的邮箱发出去,便等于报名了,然后不管行不行,三天之内都会给回复。”项骜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余杭眨眨眼睛又点点头,接着灵光一闪的说:
“咱们也填一份吧?反正也没损失,说不定东边不亮西边亮呢!”
这边闻言想的是要能给选上就见鬼了,不过反正也闲的没事干,填吧。
于是下载两份到桌面,再按照要求将国籍、性别、身高、体重、血型等基本信息一一写上,最后留下一个能接到通知的联系方式后,双双点击了发送。
当显示成功的绿色对号出现时,他俩谁也没有意识到,命运的齿轮在此刻正式启动了。
三天的时间在鬼混中如白驹过隙,匆匆便过。
同样是在这家破烂网吧里,两人的电话是先后响起来的。
项骜看了看这个来自境外的陌生号码,心说要骗钱那可算是找对人了,老子一个大子儿也没有!看看能编出什么故事来,正好逗个闷子。
接起放到耳边一听,是个有点生硬的中文在说话,不过说的并不是什么匪夷所思需要转移款项的扯谎故事,而是来自外籍兵团的初选通过通知。
余杭在不到一分钟后也收到了一个同样的来电,内容亦是一般无二。
挂断后两人面面相觑,后者道:
“卧槽骜哥,咱哥们儿居然过了,看来还是有识货的嘛!”
“你真想去?”
这话一下把对面问住了,但犹豫持续了不到三秒便给出了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