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来喜接过图纸后,目光立刻被那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吸引住了。他一页页翻看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过了好一会儿,他抬起头,疑惑地问张凤祥:“这么多的图纸,究竟是关于何种武器的设计呢?”
张凤祥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回答道:“这里面包含了 105 榴弹炮、喷气式战斗机、高射机炮等等多种先进武器的设计图。只是很可惜,目前整套的图纸尚未全部完成。所以我想先请各位专家对这些初步的设计进行一番前期验证,看看是否存在需要调整和完善的地方。”
听到这话,赵来喜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难道之前我们投入生产的那些半自动步枪、冲锋枪以及迫击炮等武器的设计图纸也是出自你的手笔?”
张凤祥一脸严肃地说道:“这的确是由我亲自绘制的,但根据图纸试制 的75 毫米山野炮试射时,其性能却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状态无奈之下,我只好向我的大舅发去电报,请他帮忙寻找此类领域的专家。”
赵来喜听到这话,满脸震惊之色,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直勾勾地盯着张凤祥,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了。过了好一会儿,张凤祥喊着“赵来喜教授”,他都毫无反应,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终于,在张凤祥连续呼唤了好几声之后,赵来喜猛地回过神来,如梦初醒般浑身一颤。
紧接着,赵来喜手忙脚乱地将徐东来、李来福、汪清平等共计十五位专家教授召集到一起,并迅速按照各自所擅长的领域展开对这些设计图纸的验证工作。一时间,整个房间里充满了紧张而又专注的气氛,众人或是仔细查看图纸细节,或是低声交流讨论,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就这样,整整过去了一个小时,所有参与验证的专家教授们终于达成了共识。
他们纷纷对这些设计图纸赞不绝口,异口同声地称赞道:“这些设计图纸简直就是巧夺天工之作!”随后,大家迫不及待地要求张凤祥尽快绘制出后续的相关图纸。
然而,面对众人急切的目光和期盼,张凤祥却不紧不慢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他表示,由于白天需要前往部队或其他工厂进行实地视察,因此只有等到夜晚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绘制图纸。
同时,他还建议这些专家教授们可以利用这段等待的时间,进一步深入了解基地的环境情况,或者对目前正在生产的武器装备性能展开更全面细致的研究。
这些专家们都是美丽卡那边行业内的翘楚,自然明白欲速则不达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
尽管心中对于新图纸的渴望十分强烈,但他们还是理智地接受了张凤祥的提议,并没有强行逼迫他立刻着手绘图工作。毕竟,只有在各方面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最终成果的完美呈现。
在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赵来喜、李来福和韩亚平这三位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 75 毫米山野炮的部分零部件的重新改良工作。他们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不断地研究、测试和调整各个部件的参数与结构。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挑战,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精湛的技艺,最终成功完成了改良。
当改良后的零部件被安装到山野炮上,并进行试射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那门火炮。
随着一声巨响,炮弹呼啸而出,准确无误地击中了预定目标。这一刻,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大家激动得相拥而泣,因为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试射结果完全符合预期设计!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徐东山教授正率领着他的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对张凤祥绘制的部分坦克图纸的预研工作当中。他们仔细分析每张图纸的细节,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些年轻学子们充满激情与活力,在徐东山教授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并积累宝贵经验。
而汪清平教授呢,则深入了解基地现有的各种枪械图纸,并着手优化改进其生产流程。通过精心规划和合理安排,他期望能够大幅提高枪械的产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军队装备需求。
至于王者相教授和罗志伟教授等一众专家,他们依据张凤祥所绘制的整体喷气式歼击机样图,开始动手制作模型。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和耐心,每一个零件都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加工制造,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整个模型的性能。但在专家们的巧手之下,模型逐渐成型,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工艺水平。
在此期间,张凤祥并没有闲着。他先是匆匆返回了一趟钢铁厂,找到自己的父亲张天佑和二舅吴国伟,向他们详细阐述了关于在偏僻的伐木场建立一座大型工厂用作未来生产飞机基地的计划。张天佑和吴国伟听完之后,对这个想法深表赞同。他们深知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表示会全力以赴,确保在短短两个月内将这座大型工厂建设完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得到家人支持的张凤祥满怀信心地再次回到基地。
此后,他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前往部队巡查,实地了解武器装备的使用情况以及训练情况;下午和晚上则继续挑灯夜战,争分夺秒地绘制剩余的图纸,力求尽快完成所有图纸的绘制。
时间缓缓流逝,基地这边也是忙忙碌碌的到了八月份底的时候又一批五千人的新兵到来,这次张凤祥命令两位副团长白根生跟李小胖组建步兵六团跟七团,在一到五团之中挑选一些上过战场的老兵组成战术训练教官开始训练这五千新兵,由于康志坚等四个团距离上次历练也已经过去近两个月,在这期间部队一直在训练所以张凤祥把康志坚等八位团长叫来开会,会上决定康志坚的一团、张卫国的三团以及袁浩康的五团三日后再次通过马琳科跟阿凌两个口岸南下三江平原历练部队这次的总指挥定为康志坚,这次配合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张龙的特战一连,剩余的其他部队接着训练。
会议结束后张龙率领的特战一连就开始提前南下侦查敌情为后续大部队到来做好准备。
在这整整三天的时间里,夜幕降临后的每一个夜晚,张凤祥都未曾拿起笔去绘制那些重要的图纸。
相反地,他将康志坚、阮重八等八位团长召集在了一起。在那昏暗的灯光下,张凤祥滔滔不绝地向他们讲述着自己在前世所知晓的各类经典战役和战术方法。这些战役战法中就包括了灵动巧妙的运动战,神出鬼没的游击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