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祥赶忙前往营地门口热情相迎,一番寒暄问候之后,依照基地这段时间的规矩和流程,袁浩康需要当面详细地向张凤祥汇报近半个月来在外征战期间所经历的各种战斗以及相关信息。
而袁浩康汇报时,张凤祥这次还将其余七位团长一同召集过来,共同聆听袁浩康关于过去半个月的详细总结汇报。待袁浩康有条不紊地完成汇报之后,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随后,张凤祥率先打破沉默,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浩康的总结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即将迎来漫长且严寒的冬季。由于天气实在太过寒冷,部队若想要有所行动,恐怕就得等到年后开春了。如此一来,从现在到年后差不多还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呢。”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道:“在这段时间里,咱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三个月的时间,好好对队伍进行整整训,同时让战士们养精蓄锐,以备来年开春后的战斗任务。”
听到这话,坐在一旁的聂裕华连忙回应道:“司令,您要是心中已有计划,尽管直接下达命令就行,我们一定坚决执行!”
然而,张凤祥却摆了摆手,缓缓说道:“话虽如此,但有件事确实有些复杂,就连我自己一时之间也难以做出决定。所以才把大家召集起来,希望能一起商讨出一个最佳方案来。”
这时,康志坚接过话头说:“司令,连您都觉得难以抉择,想来此事定然十分棘手吧?”
张凤祥摇了摇头解释道:“倒并非是棘手那么简单,而是其中的选择太难权衡利弊了。这样吧,我先给你们讲讲情况,然后大家再一起认真思考一番。”
张凤祥微微停顿了片刻,然后缓缓地继续开口说道:“首先,咱们来说说第一件重要的事,那便是咱们队伍的编制问题。目前,咱们的部队规模已然不小了,人数都已经超过三万人。而且,很快又会迎来五千名新兵加入,这样一来,总兵力可就要达到三万五千多人!如今这团级编制显然已经不太能适应咱们的发展需求。可是,关于到底是直接将其扩充为旅级编制,还是一步到位升级为师级编制,我一时之间还真拿不定主意。”
他稍稍顿了顿,端起桌上的水杯轻抿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后接着道:“至于这第二件事嘛,倒是没那么着急,但也确实到了该着手思考的时候了。那就是关于咱们部队在明年一整年的总体发展战略问题。这个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务必赶在明年开春之前把方案给定下来!目前,需要诸位考虑的大致也就这么两件大事儿。这几天,希望你们都能静下心来仔细斟酌一番。一周之后,也就是十二月二十八号那天,咱们再聚到一块儿开个会深入探讨探讨。”
张凤祥话音刚落,在座的八位团长齐声回应道:“是,司令!我们一定会认真思考的。”
在接下来的整整五天时间里,张凤祥依旧像往常一样过着忙碌而充实的日子,简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就在第六天的时候,赵来喜兴冲冲地找到了张凤祥,并激动万分地报告道:“凤祥,大喜讯!经过我们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105 毫米榴弹炮终于研制成功啦!不仅如此,我们还试制出了两门成品,眼下正准备安排试射呢!”
他满脸笑容地走过来,热情地邀请张凤祥一同前去参观。
张凤祥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兴奋。
然而,当他们来到试射场地时,眼前的景象却让张凤祥大吃一惊。
只见操作那两门榴弹炮的竟然是赵来喜和李来福,而且他俩还带着各自的学生正在忙碌着。
看到这一幕,张凤祥顿时心急如焚,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大声喝止道:“停下!快停下你们这些危险的动作!”众人被他突如其来的怒吼吓了一跳,纷纷停下手头的工作,疑惑地望向张凤祥。
紧接着,张凤祥迅速转身,对着身旁的警卫员下达命令:“快去重炮团把袁大牛团长找来,顺便让他带重炮团的榴弹炮操作手过来!”警卫员领命而去,一路小跑着奔向重炮团。
此时,赵来喜、李来福以及那些大学生们可不乐意了。他们认为这门榴弹炮可是他们亲自参与研制的成果,这次试射理应由他们来完成。
赵来喜气冲冲地质问道:“凭什么不让我们操作?这可是我们的心血!”
李来福也附和道:“就是嘛,我们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其他大学生们也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面对他们的质疑与不满,张凤祥面色凝重地说道:“各位,我理解你们对这门榴弹炮所付出的努力,但你们的生命安全比整个基地的人员都更为重要。这种危险的试射任务绝不能由你们来承担!”他的语气坚定而决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就这样,双方各执一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辩。一时间,试射场上气氛紧张,火药味十足。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袁大牛带领着重炮团的战士们匆匆赶到了现场。
当张凤祥远远地望见袁大牛带领着重炮团的战士们赶来,他那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