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国府反击

张凤祥听了,也觉得很苦恼,他皱着眉头说道:“咱们现在看着地盘挺大,其实都是靠咱们的部队硬撑着,所以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到处腾挪资金!”

张天佑看着张凤祥那一脸苦恼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情之情。他稍稍沉默了一下,然后语气坚定地说道:“凤祥,你别太担心了。我会想尽办法给你挤出二十辆卡车的,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吴国伟在一旁听到张天佑的话,心中也有些犹豫。但吴国伟咬了咬牙,还是下定决心说道:“凤祥,我也答应你,我会努力提供三十辆卡车,满足部队的需求!”

李来福校长则在一旁静静地思考着,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认真地对张凤祥说:“凤祥,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我决定再次动员所有的专家教授,让他们利用自己在国外的朋友、学生等人脉关系,尽可能地劝说他们返回国内,为我们的民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张凤祥听了李来福校长的话,心中一阵感动,他连忙说道:“校长,真是太感谢您了!有了您的支持,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

接着,张凤祥深吸一口气,感慨地说:“我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的民族有着无穷的潜力和坚韧的精神,绝对会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的!”

李来福、张天佑以及吴国伟三人几乎同时说道:“对,我们也相信这个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随后,四人开始根据目前的情况,详细地罗列出急需发展的产业目录,并一起谋划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引进科研人员以及促进各类重工业的发展。

而此时雾都的统帅府内,国府高层们正齐聚一堂,召开着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此时的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远东兵团第三集团军在周家口至彭城一线大破鬼子的战报上,这一胜利瞬间盘活了整个国府的抗战形势。

此时,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仰岳激昂地说道:“根据情报,鬼子华中派遣军又调集了十二万鬼子部队北上增援村上苦瓜所部,如此一来,留守在大江中下游的鬼子华中派遣军仅剩不到三十万,我认为,咱们反攻的时机已然来临!”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墨之也随声附和道:“我完全赞同薛长官的提议,彭城一带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鬼子 60%的野战部队,剩下的这点鬼子部队,连最基本的防御都难以维系,咱们完全可以趁机收复一些沦陷的国土。”蒋瑞元微微颔首,然后沉稳地说道:“诸位还有何高见?”

就在这个时候,会议室里的其他人都在心里暗暗思忖着:远东兵团仅仅只是一个集团军,却能够如此轻松地抵御住鬼子的一个方面军,这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如果国府的军队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仍然无法取得显着的战果,那可真是太丢人现眼了。

正当大家各怀心思的时候,李德邻突然开口说道:“统帅,我非常赞同两位战区司令的提议。不过,为了确保这次行动能够取得成功,我认为应该要求两位长官做出保证,每个战区至少要光复五到六座县城才行。否则的话,我们真的难以向国民交代。”

卫俊如紧接着附和道:“德邻说得一点都没错。想当初,我们都能够顽强地抵御住整个鬼子华中派遣军的进攻,虽然那时候鬼子处于主动进攻的一方,但如今形势已经完全逆转过来了,而且对我方如此有利,确实是时候打出一些漂亮的成绩,给国民一个满意的交代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辞修也面带微笑地表示:“现在的局面可以说是抗战以来最为有利的了,所以我也完全同意德邻的提议。”

在他话音落下之后,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的司令应该做出承诺,一定要光复一些沦陷的国土。

在众人纷纷发表完自己的建议之后,蒋瑞元缓缓转过头来,目光落在了薛仰岳和顾墨之身上,他面带微笑地问道:“你二人对此有何看法呢?”

薛仰岳和顾墨之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站起身来,齐声答道:“我们定当不辱使命,绝不辜负统帅的期望!在此,我等郑重保证,至少要光复五座县城!”

蒋瑞元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微微颔首,表示对两人的承诺表示认可。接着,蒋瑞元语气坚定地说道:“既然仰岳和墨之都如此有信心,那么此事便就此决定了。接下来,我下达命令。”

蒋瑞元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人都如同条件反射一般,立刻齐刷刷地站起身来,挺直了身子,全神贯注地等待着蒋瑞元的进一步指示。

蒋瑞元环视了一圈众人,然后继续说道:“第三战区、第九战区,务必于八月五日全面展开对日寇的反攻!而第五战区,则要紧密配合远东兵团,牵制住鬼子华中派遣军的兵力。”

众人齐声回应道:“是!”声音洪亮而整齐,在会议室中回荡。

与此同时,在鬼子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内,畑俊六大将也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兵力严重短缺。畑俊六焦虑地询问着参谋部的人员,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最终决定向上级国内大本营请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