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拼死杀到谷口,却被一块巨石挡住去路。他仰头望去,诸葛亮正站在山顶,羽扇指着他:“俊乂将军,你已无路可退,何不归降?”
张合望着山下的尸山血海,忽然横枪自刎,血溅当场。临死前,他想起司马懿的叮嘱,眼中满是悔恨。
与此同时,司马懿亲率十万大军,想趁机包围蜀军退去的三寨。刚到寨前,就见寨门大开,空无一人,只有中军帐里插着一面“汉”字大旗。
“不好!”司马懿心头一紧,正要下令撤退,忽然听到后方传来喊杀声——原来诸葛亮早派马岱率五千精兵,绕道袭击了魏军大营!
“传我令,回师救营!”司马懿调转马头,十万大军仓促回撤,乱成一团。诸葛亮见状,亲率蜀军主力从三寨杀出,衔尾追击。
魏军本就慌乱,被蜀军这么一冲,顿时溃散。司马懿在亲兵的护卫下狂奔,盔缨都跑掉了,回头望时,漫山遍野都是蜀军的“汉”字旗,自己的十万大军像被打散的羊群,正被蜀军肆意追杀。
这场混战从正午杀到黄昏,魏军损兵折将,连司马懿的帅旗都被蜀军缴获。当他逃回上方谷大营时,身边只剩不到三万残兵,个个带伤,甲胄歪斜。
“诸葛亮……”司马懿瘫坐在帅帐,望着案上的军报——此战魏军损失五万余人,张合战死,曹真旧部几乎全军覆没,祁山以北的土地,尽数落入蜀军之手。
消息传到祁山蜀营,将士们欢欣鼓舞,连伙夫都提着酒坛来贺。诸葛亮却在灯下批阅文书,案上摆着张合的首级,已用石灰防腐。
“丞相,”姜维捧着缴获的司马懿帅旗,“如今魏军大败,正是进取长安的好时机!”
诸葛亮摇头,羽扇轻拂过帅旗上的“司马”二字:“司马懿虽败,根基未损。他定会向洛阳求援,咱们需先巩固祁山防线,再图进取。”他顿了顿,目光投向北方,“这只老狐狸,不会善罢甘休的。”
果不其然,三日后,曹叡派来的援军就到了——大将军曹爽率十万大军,屯兵陈仓,与司马懿残部会合。曹爽年轻气盛,一来就想与蜀军决战,却被司马懿死死按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将军,”司马懿指着祁山的地形图,“诸葛亮新胜,士气正旺,不可硬碰。祁山多雾,蜀军粮草运输不便,咱们只需守住要道,耗到他粮尽,自会退兵。”
曹爽虽不情愿,却也知道司马懿是沙场老将,只得依计行事。于是,祁山南北再次陷入对峙——蜀军每日挑战,魏军闭门不出,只有偶尔的小规模冲突,像平静湖面泛起的涟漪。
诸葛亮见魏军坚守,心中焦急。他知道蜀军粮草全靠从汉中转运,祁山栈道崎岖,万一被魏军截断,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