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金銮殿上庄严肃穆。徽宗坐在龙椅上,看着宋江、卢俊义等幸存的梁山将领,朗声道:“尔等平定方腊,劳苦功高,朕今日论功行赏: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总管;卢俊义,加授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吴用,授武胜军承宣使;李逵,授镇江润州都统制……”
一个个名字念出,一个个官爵封下,金光闪闪的官印和绸缎被送到将领手中。宋江跪在地上,望着徽宗的龙袍,眼眶湿润——他终于从“贼寇”变成了朝廷命官,终于能光宗耀祖了。
领了封赏,宋江却没立刻赴任,而是奏请徽宗:“臣父宋太公病逝,臣想先回郓城老家,为父守孝,再赴楚州上任。”徽宗准了,还赐了不少祭品,让他风风光光还乡。
郓城县的百姓听说宋江衣锦还乡,早早地在城外列队迎接。当年那个杀了阎婆惜、被逼上梁山的“黑三郎”,如今穿着紫袍金带,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林冲(灵柩)、李逵等一众官差,恍如隔世。
宋家庄的老宅子早已翻新,朱漆大门上挂着“楚州安抚使府”的匾额。宋江走到宋太公的灵前,看着父亲的牌位,“噗通”一声跪下,泪如雨下:“爹,儿子回来了!儿子没给您丢脸,儿子现在是朝廷的官了!”
李逵在一旁抹着眼泪:“太公,您看宋大哥多威风!以后谁也不敢欺负咱们宋家庄了!”
守孝期间,宋江遍请乡邻,摆了几十桌宴席。席间,有老人提起当年晁盖劫生辰纲的事,宋江只是笑笑:“那都是陈年旧事了,不提也罢。”他给乡邻们分了赏钱,又出钱修了村里的学堂和桥梁,郓城县的百姓都说:“宋三郎真是衣锦还乡,没忘本。”
可宋江心里,总有一丝不安。他收到卢俊义的信,说燕青走了,还留下“飞鸟尽,良弓藏”的话;又听说高俅、蔡京在朝中屡屡提及“梁山余孽”,虽没明着发难,却像乌云似的压在他心头。
守孝期满,宋江准备赴楚州上任。临行前,李逵吵着要跟他去:“俺才不待在镇江,俺要跟宋大哥去楚州!”宋江拗不过他,只好带着他一同前往。
刚到楚州没几日,就传来卢俊义被诬告的消息——庐州几个土人联名上书,说卢俊义在庐州招兵买马,意图谋反。宋江急得连夜写了奏折,为卢俊义辩白,却石沉大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