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像退潮般渐渐松动,刚才还义愤填膺的人们开始窃窃私语,很快就有人指着几个带头喊口号的人:“是他们给了我两百块钱,让我举牌子喊口号,说事成之后还有重谢!”“我也是!他们说只要来凑个数就行!”
闹剧平息时,李飞正在技术房看着李阳破解蔡永强的信息。屏幕上,证物扫描系统像个不知疲倦的矿工,从蔡永强近半年的通话记录里扒出一个隐藏的规律:每周三晚上八点整,他都会和一个加密号码通话,每次不多不少,正好三分钟,而这个号码,经过技术比对,与林胜文死前最后联系的号码有着98%的相似度,只是在末尾数字上做了细微修改。
“这还不算疑点?”李飞指着屏幕上的通话记录,语气激动,“林胜文保释是他签的字,理由牵强得可笑;宋杨出事前他去过现场,说是‘例行巡查’;现在又和塔寨的加密号码每周准时联系,时间分毫不差,这难道都是巧合?”
李阳的超高级模拟画像技术正将蔡永强之前接受询问时的面部微表情与说谎特征数据库进行比对,屏幕上的匹配度数值不断攀升,红色的进度条已经超过70%。“他的眨眼频率在提到林胜文时比平时快了三倍,喉结滚动次数增加,这些都是典型的说谎特征。”李阳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而且,他每次说到那个加密号码时,右手的食指都会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这是心理防御的表现。”
当蔡永强被请到联合调查组时,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各项“证据”,脸上却异常平静,平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他穿着一身熨帖的警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连袖口的纽扣都扣得一丝不苟。
“李飞同志说的这些,我之前都解释过。”蔡永强靠在椅背上,姿态放松,指尖有节奏地轻叩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林胜文保释符合法定程序,当时的证据确实不足以继续羁押;宋杨出事我去现场是我的职责所在,作为分管领导,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至于那个加密号码,”他顿了顿,眼神坦然地迎上李维民的目光,“是我安插在塔寨的线人的,他在里面潜伏了两年,为了安全,总不能用明线联系吧?”
他拿出线人备案记录,上面有编号、有照片、有签字,手续齐全。又调出与线人的接头视频,视频里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清晰可辨,每一个时间点都与通话记录严丝合缝,找不到任何破绽。
李阳的技术系统疯狂运转,十个功能齐头并进,试图从这看似完美的证据链中找出一丝裂缝。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分析着备案记录的纸张和油墨,罪恶功能系统拆解着蔡永强的每一句话,追踪之瞳系统追溯着那个“线人”的信息……但结果却让人失望。罪恶功能系统最终弹出提示:“目标逻辑自洽,语言、行为、证据链完整,暂未发现说谎痕迹。”
李飞死死盯着蔡永强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出一丝慌乱、一丝闪躲,哪怕是一瞬间的动摇也好。但他看到的,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仿佛眼前的人真的问心无愧,真的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暗流在技术与话术的交锋下愈发汹涌,像隐藏在平静海面下的漩涡。谁在说谎,谁在刻意隐瞒,谁又在暗处冷笑旁观,操纵着这一切?答案还藏在层层迷雾里,等待着被更锋利的技术、更坚韧的意志去揭开。技术房里的主机依旧在嗡鸣,像是在预示着,这场较量,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